<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市直

        区县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双辽市人民政府 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铁东区人民政府 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历史人文历史人文

        泥火盆的温暖记忆

        2020-01-15

          关于泥火盆儿的记忆,来自本家的一位大伯母。幼年的冬日,母亲经常会领我去大伯母家串门,每次去都会看到大伯母围着被子坐在土炕上,面前放着一个取暖用的泥火盆。

          大伯家生活很困难,冬天买不起煤烧铁炉子取暖,而大伯母又患有一种很罕见的病,特别怕冷,于是大伯便用马粪与黄粘土掺和在一起和成泥,再用一个模子做胚,依葫芦画瓢手工制作成泥火盆的泥坯,再把烧饭的铁锅从灶台上拔下来,把制好的泥火盆泥胚放入灶膛里,把铁锅倒扣在灶台口上,往灶膛里填入柴草烧制一天一夜,结实耐用的泥火盆就可出炉了。心灵手巧的大伯还会在泥火盆的腰身上刻画上一些简单的图案,如:一间房屋,一两个小孩,抑或一头牛,两只鹅等。

          有了泥火盆,大伯母的冬天就过得舒服多了。虽然泥火盆散发的热量不大,但近在咫尺的泥火盆还是令大伯母感到非常温暖。泥火盆也给大伯和童年的我带来很多欢乐。大伯平时没什么喜好,就喜欢在晚饭时抿上两口酒。大伯的下酒菜就是房檐下挂着的那几串红辣椒,吃晚饭时,大伯伸手拽下几只红辣椒,伸到泥火盆里一出溜,红辣椒因受热急剧膨胀,噗的一声,释放出一缕儿糊香,颜色也由红变黑。大伯盘腿坐在炕桌前,很享受地抿一口烧刀子酒,咬一口烧得黑糊的红辣椒,一盅酒下肚,大伯的脸上便泛出红色的惬意。

          大伯母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嫁人,小女儿在邻村读书。大伯大伯母很喜欢男孩,要不是大伯母有病在身不能再生,也许就会有小三小四出生。所以我一去,他俩就特别高兴,他们家也没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大伯母就叫大伯去拿几个土豆来,大伯母用小铁铲扒开泥火盆里的火灰,露出红彤彤的火炭,然后把土豆埋进去。在等待土豆烧熟的间隙,大伯母还会抓出一把黄豆粒儿或苞米粒儿,撒在泥火盆的沿儿上。只一会工夫,黄豆粒儿或苞米粒儿就窜出一股白汽,接着一缕儿奇异的香味弥漫满屋。大伯母用火铲把烤得焦黄的黄豆粒儿或苞米粒儿扒拉出来,擦干净后递给我吃。好香啊!我吃得甜嘴麻舌的。等我吃完了烤黄豆粒儿或苞米粒儿,泥火盆里的土豆也烤熟了,大伯母把它们扒出来,撕掉烤焦的外皮掰开,一股儿馨香沁人心脾。我一口气把它们消灭得干干净净,然后摸着鼓鼓的暖呼呼的小肚皮跟着母亲回家了。

          大伯母的病越来越重,几年后离开了人世。在整理大伯母的遗物时,生前陪伴大伯母的泥火盆不知该如何处置。哥哥说,大伯母走了,它也该功成身退了,摔碎了算了,也省得大伯日后看了伤心。母亲忙阻止说:“别摔啊,你大伯母一辈子怕冷,到了那边儿恐怕也离不了它,就让它陪着你大伯母一起去那边吧。”自此,我们村子里最后的一个泥火盆,就这样随着大伯母去了另一个世界。

          如今,恐怕很少有年轻人知道泥火盆是个什么东西吧,泥火盆早已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那个曾经给了大伯母温暖、给了我童年欢乐的泥火盆,将永远烙印在我生命的记忆里。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