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按照《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2020版)》要求,全方位全覆盖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死角盲区。
一是加强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对建筑消防设施逐个“过筛子”,对消防控制室自动报警设备、消防水泵房、排烟送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设施逐项进行检查测试,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逐项组织落实整改,能当场改正的问题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改正的安排专人负责、确定时限落实整改。
二是加强对使用可燃材料装修的检查。对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塑料仿真绿植等易燃装饰装修材料进行排查,对不符合装修材质的立即拆除整改,确保安全。在建筑工地进行内部装修时严禁违规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为芯材的彩钢板建筑作隔热保温层,对不符合防火要求的坚决整改。
三是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抓好危险化学品全流程安全监管,强化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和废弃处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防冻、防凝、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措施,防止因冻裂、冻凝、泄漏引发火灾事故。加强对医疗机构违规使用醇基燃料和燃气使用的安全管理,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并整改,定期对厨房油烟管道清洗,确保安全。
四是加强对电瓶车的安全监管工作。对电动自行车、保洁车违规停放充电进行严格管理,严禁私拉乱接电源、“飞线”等违规停放充电,充电时有专用场所、固定电源、专人负责,配备灭火器材,周围严禁有易燃可燃物品存放。
五是加强电气火灾治理和日常监管。购买使用质量合格电器产品,对老旧建筑电源线路使用情况进行彻底排查,对年久老化、存在火灾隐患的电气线路坚决予以更换。强化科技应用,加强智能化管理,加强物联网监测、电气火灾监控、可燃气体监测等信息化手段运用,进一步完善火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六是持续推进消防“生命通道”治理。医疗机构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封堵锁闭安全出口,门诊楼、病房楼设置铁栅栏符合规定要求。加大医疗机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整治力度,特别是消防设施设备保持完好有效。组织开展消防车通道障碍物集中清理行动,对消防车通道进行标识化管理,加强对停车场承包方的监管,确保出入口、消防车回转车道、疏散通道不被占用。
七是加强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工作。建筑工地施工时,分析研判季节建筑施工特点,严禁雨雪、大风天气强行组织施工,坚决杜绝盲目赶工期、抢进度等施工行为。加强工地内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安全管理,配备相关灭火设施和器材,对进行施工作业的焊工要严格审查,确保持证上岗。
八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冬春季火灾特点,深入推进消防宣传“进机关、进医院”活动,不断提升全系统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素养。高频次播发消防安全提示和公益广告,单位员工注册使用“全民消防学习平台”和知消App,建立线上消防安全教育学习平台,通过云直播、云课堂等方式开展学习宣传,形成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九是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演练工作。对消防从业人员、消防安全重点岗位人员开展消防专项能力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到员工在灭火演练中会“真报警、真出水、真灭火、真逃生”。加强熟悉灭火预案演练和预案修订工作,定期研判本单位主要事故风险,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战演练,并及时修订灭火救援预案。